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家電回收費誰付?

從今年元月1日起,家電廠家已經開始繳廢棄家電回收處理費,“彩電、冰箱會否因此漲價啊?”有本地消費者表示擔心。而家電業在除了飽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面板受制於人的艱難處境外,因為這筆費用的徵收而平添了諸多變數。

這筆費用究竟該誰出?
我家有一台電腦要處理,我原本打算近期以舊換新處理掉,現在要開始徵收相關費用了,是否意味著我要繳納一定的處理回收費?”消費者呂先生表示。

而據介紹,該《條例》中第七條規定,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定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

“國家收取的廢舊家電回收費用只是針對生產者而言,個體消費的百姓在處理廢舊家電時,不會額外繳納這筆錢。”陜西省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條例》中的第七條可以看出,廢舊家電回收費用的收取,主要用於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這筆費用主要由家電產品的生產者以及進口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代理人繳納,國家不會從個人消費者中收取。

家電業不會輕言提價
“短時間內不大可能漲價,因為目前市場上目前銷售的家電產品,全是清一色元旦前就出廠的產品,這些產品在出廠伊始,其銷售成本就已經相當透明瞭。而國家徵收的,只是從元月1日起開始回收的舊的家電產品,也就是從元月1日起,對新生產出來的家電產品徵收相應的費用,對於已經在市場上銷售的家電,不會因此而調價。”國內某知名品牌家電西安市場部的經理表示,雖然,通過計算他們發現,這筆費用開徵後,企業每生產一台家電,都要上交幾十元的廢舊電器處理基金,但是由於目前殘酷的市場格局及競爭的白熱化,貿然提價,只能產生更大的市場風險,這種風險無法預測,因此許多家電企業,都不會在短時間內將價格上調。

本地家電界人士對此分析,繳納家電回收處理費用,會增加廠家成本,壓縮企業利潤;不過如今家電業界價格戰拼得很兇,廠家為佔據市場份額,一般不會輕言提價。如處理費在家電成本中佔比不大,廠家很可能會選擇自行消化。

旨在促動家電規範拆解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家電企業對家電回收費用的收取都顯得不太在意。一家電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表面上看,這筆費用是要企業來承擔,但是真正的承擔著將不是企業本身,而是消費市場。企業既不是被動者也不是受益者,受益的,只是另一些相關的單位

“家電產品的回收拆解企業是最大受益者,而這些企業,都是正規的掛牌企業,而不是非正規的廠家及個體小作坊。”省家電維修協會的肖副會長分析,“這主要是為了改變回收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這有利於低碳環保既定目標的實現。”他表示,我國每年廢棄家電量大約有2500萬台左右,合50多萬噸。不規範拆解單位,勢必會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而家電以舊換新,對廢舊家電的回收與拆解,是要承擔相應的費用的。而目前,許多回收企業還要依靠國家的財政補貼來維持。這筆費用的開徵,不僅回收拆解企業的生存環境會大為改觀,同時,還會促動家電回收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