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 工作過後會否經常感到肩膊痛楚,出現舉手無力或拿不起重物?一般人多視之為肩膊疲勞,其實可能是患上肩膊旋轉肌腱撕裂的先兆。這種因長年累月勞損而造成的痛症,專門襲擊五十歲後的中年人士,亦可能因突發肩膊創傷引致,若未及時診治會令病情惡化。有患者坦言病發時比生仔更痛,醫生建議若痛楚持續三個月或以上應盡快求診,運動前亦應做足熱身避免創傷。
頸梗膊痛是不少上班族經常面對的問題,骨科專科醫生周啟斌稱,若膊頭肌腱重複摩擦而受傷,可能會發炎或撕裂,出現旋轉肌腱撕裂。當患者舉高手、拿重物及伸手向後時均感到痛楚,睡覺時痛楚尤其明顯。因肌腱血流量較少,撕裂後不會自行康復,若不加理會,肌腱會僵硬,受傷範圍可能擴大,復原亦較難。
治療方式有別五十肩
周啟斌稱,此症分退化性及創傷性兩種,前者以五十歲以上的患者為主,因長年勞損引致,後者則因劇烈運動、跌倒或拿重物時引起的撕裂,運動員、從事裝修或搬運工作人士均為高危一族,家庭主婦經常提取重物亦可導致。
肩膊旋轉肌腱撕裂與俗稱五十肩的肩周炎相似,患者都會在舉手時感到疼痛,但肩周炎一般舉手至一定位置才感痛楚,此症則於手臂活動時便出現痛楚,且一般X光檢查無法驗證,需透過磁力共振掃描才能確診。因兩者治療方式有所不同,若誤診有機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